开春以来,各地塑贸企业老板们最纠结的话题:下来怎么办?如何转型升级?
以华南塑贸圈为例,老板看好节后行情,节前大量囤货。而春节后行情一路下跌,有的品种跌幅超过1000元,到了3月底,部分老板们形容他们亏的是“一塌糊涂”。而且,塑贸行业也成为了钢贸之后,又一个受到银行业审慎对待的行业。
何以至此?
首要原因,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下游制品企业需求规模呈负增长状态。受劳动力、厂房租金等成本大幅度提升,及招工难等因素影响,实体企业外迁压力越来越大,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,并受汇率波动因素制约,不愿意接太久的订单。
其二,国内外石化企业方能依然大幅增加,年递增幅度超过12%,作为全球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中国,是他们主要销售渠道及促销地,通用材料的中国市场销售价格比他们本土市场价格约低400美元,合2000多人民币。
其三,各行企业因互联网发生了颠覆性改变,如旅游订机票、订酒店几乎都在互联网上预订,塑贸行业除商品期货、现货外,互联网还目前只用在信息传播阶段,对部分企业呈可有可无状态。随着各个行业平台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,以及大连商品交易所、渤海商品交易所几个塑料品种的挂盘,塑贸行业信息不对称时代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,塑贸行业的竞争力因素,已经从传统的资金实力、经销资质及公关能力等,转变为对未来行情的判断及跨界资源整合能力,运营模式创新等新经济因素。
其四,新进业者的经营手法严重现代,特别是八〇、九〇后年轻人,通过行业平台、QQ群、微信等模式,分散的他们通过互联网凝聚成一股庞大的力量,各个碎片化的声音通过互联网不经意形成了市场话语权,有限资金汇集的买卖方向变化,实实在在决定着市场价格的起起落落。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,用互联网思维,搅得传统行业兵荒马乱,提醒着我们广大的塑贸业者,若不积极拥抱互联网,将可能被淘汰。
这个看法可能一些老板不认同,他们依然认为有货才是王道,依然是卖方思维,寄希望于信息不对称产生暴利,对于互联网,他们可能是看不见、或者看不起、或者是看不懂的状态。
2013年,乐视、小米进入电视领域,颠覆了家电行业“卖硬件赚钱”的盈利模式,转为靠内容和软件赚钱。
2014年,“跨界强盗”X迅不讲理地(低于成本价)推出企鹅加湿器,以满足八〇、九〇后们的消费市场。
家电行业就是这么残酷,所以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:“如果你能适应和驾驭互联网,现在是最好的时代;如果你背离他,迎接你的将是一场灾难”。
在互联网时代,传统塑料贸易企业,如何脱离靠低价、高回扣等恶性竞争手段吸引客户的方式,通过新的商业模式,赚取应得的市场利润呢?
以个人浅见,互联网时代,传统塑贸企业转型升级的选项之一,可以是强化供应链的共享性与多赢性,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良性生态圈,如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上下游互动,了解他们的需求,市场的变化等,并利用互联网分享自己的服务能力,满足他们的部分需求,籍此挖掘更多的合作者,强化与现有贸易伙伴的粘性。如此,跳出以前的单打独斗的局限,与更多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分享商机,克服困境。当然尽可能自己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,调动一切力量全方位满足客户的体验和需求,如针对赊销客户,可以与银行合作对应收款进行保理,保障货款及时回笼,同时银行与我们合作可以扩大信贷规模,增加行业客户等,是互利多赢的。
在互联网日益移动化的今天,手机与IPAD将成为重要的商务工具,不再仅仅是用来浏览新闻与天气预报,不再仅仅是在上面从事证券、期货与黄金交易,传统的市场开拓、企业营销、各类原料交易,通过成熟的行业平台、银行支付保障与物流服务保障,已经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了,老板们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塑料业务了。
马上搜索微信公众号“普拉司”或“plaso2o”,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