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东莞地区八成以上的塑料交易结算在东莞以外,税源严重外流。
原因之一是与华东相比,东莞及至整个广东塑贸行业税负成本高企。目前塑贸行业在华东上海的最低税负率是万分之五,其他大致为万分之五至千分之一,据了解佛山则普遍是千分之一点五至三(当地塑料商会准备和相关部门沟通,争取将最低税负率降低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点五),东莞是千分之三至五,深圳是千分一至千分之五(但部分在深圳结算的石化等大企业税负也不高,小企业同样税负高)。塑贸行业贸易额虽大,但单位平均毛利润低(约千分之五左右、潮汕地区更低,PE、PE等品种每吨各种毛利润千分之二不到。),收益主要靠贸易量,以目前的税负环境,这些业务华东比华南有优势,所以华南地区大量的塑贸交易物流在本地,结算在外地,纳税在外地。在东莞有部分塑贸经营主被迫在多地开立贸易公司,分散贸易额以降低税负成本。
其二是因为假货原因,行业普遍担心东莞塑料供应商所供原料的真实性,周边制品企业,各地塑料贸易商,上游石化企业,不断缩减或转移他们在东莞市场的采购量、交易量,迫使部分本地企业也将他们的结算放在外地,这是本地行业人士尤为痛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