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网站4月19日文章】题:上海车展上的表面现象可能欺骗你的眼睛(作者迈克尔·邓恩)
步入2013年上海车展的宽敞展厅,如果你把中国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弄混了,这是可以原谅的。吉利、奇瑞、比亚迪、长城等厂家生产的新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看。看起来他们似乎已准备好与大众、丰田和现代等品牌争夺客户。
但不要被精致的外观糊弄。中国汽车品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要想迅速还原现实,只需往车展外面走几步,看看路上都开的是什么车:如果说上海人开的车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中国的潮流,那么中国汽车制造商应该会有些绝望吧。
中国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5年来最低水平。中国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录得亏损,而比亚迪公司去年利润下降了94%,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也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。
目前每售出10辆新车中就有7辆为国外品牌,这个事实对于北京的决策者而言十分恼人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,他们一直在尝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知名汽车品牌。
中国汽车制造商多年来提供质量平庸的产品,饱受品牌信誉不佳的困扰。在中国社会中,一个人开的车仿佛一张个人成就的巨大海报,人们只有在买不起大众、雪佛兰或本田等更显尊严的车型时才会选择比亚迪和奇瑞。
中国汽车品牌很难从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品牌印象中突围。